房产律师-北京房产律师-房地产纠纷专业律师, 靳律师团队专门代理借名买房、房产买卖、遗产继承、离婚分割房产、拆迁析产、共有房产确权分割、居住权案件,为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农村分家协议是处理家庭财产分配的重要依据,但其效力常因时间久远、房屋翻建等问题引发争议。北京顺义一起案件中,兄弟二人依据 30 年前的分家协议占有使用老宅,弟弟翻建房屋后诉请确认权属,法院结合农村习俗和证据作出了裁判。
一、案情梳理
(一)当事人信息
原告:林伟
被告:林建国、王秀(林伟父母)、林强(林伟兄长)
(二)争议焦点
1993 年的分家协议是否合法有效?
林伟翻建后的房屋权属应如何认定?
宅基地登记在父亲名下是否影响房屋所有权归属?
(三)事件经过
林建国与王秀系夫妻,育有林强、林伟二子。二人在顺义区某镇某村有祖宅两处(南院、北院),1986-1987 年间建成,各有正房五间、厢房三间。1992-1993 年宅基地登记时,两处宅院均登记在林建国名下。
1993 年农历正月,在同村村民见证下,林强与林伟签订分家协议,约定:林强受分北院房屋,林伟受分南院(案涉宅院)房屋;因北院房产价值较高,林强补贴林伟 500 元;父母住房占用两院正房东屋两间,轮住赡养事宜另行约定。协议签订后,兄弟二人分别在受分宅院居住生活。
2022 年 3-4 月,林伟自行出资将南院老房拆除,翻建为二层楼房(上下各四间),另建南房四间。2024 年因赡养纠纷引发矛盾,林建国、王秀主张房屋归其所有,要求林伟支付 150 万元折价款。林伟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南院翻建后房屋归其所有。林强表示不主张权利,由法院依法处理。
二、案件分析
(一)分家协议的效力认定
法院对协议合法性的审查要点:
意思表示真实性:分家协议由代书人起草,有两名见证人签字,林强、林伟作为受分人签字确认,内容明确约定了房屋分配、补贴金额及赡养安排,符合农村分家习俗,体现各方真实意愿。
法律强制性规定审查:协议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无效情形。虽宅基地登记在林建国名下,但分家协议对地上房屋的分配约定合法有效。
履行情况的佐证:协议签订后 30 余年间,林伟一直占有使用南院房屋,林建国、王秀未提出异议,双方均按协议实际履行,进一步印证协议的有效性。
(二)翻建房屋的权属认定
法院对所有权归属的分析: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的结合:林伟依据分家协议取得南院原有房屋所有权,2022 年自行出资翻建房屋,未使用父母或兄长资金,翻建行为使房屋物权发生变动,林伟作为出资建造人取得新房屋所有权。
房地一体原则的适用:农村宅基地以户为单位,林伟作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属于宅基地使用权户内成员,分家后实际使用南院宅基地,翻建房屋符合 “房地一体” 原则,有权取得房屋所有权。
登记与实际权利的冲突处理:宅基地登记在林建国名下仅表明其为家庭代表,不能单独作为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依据。村委会证明中 “房屋所有权以房产证为准” 的表述,经核实仅指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不涉及翻建后房屋所有权。
(三)抗辩理由的审查
法院对被告主张的回应:
建房补助款的归属:林建国、王秀主张 6.5 万元补助款归其所有,但未提供证据证明该款项与翻建房屋的直接关联,且补助款归属不影响林伟作为出资人的房屋所有权。
赡养居住问题的独立性:老人居住困难与房屋权属认定属不同法律关系,本案仅处理所有权归属,赡养问题可另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家庭暴力的主张:王秀提出林伟存在殴打行为,但未提交充分证据,且该主张与房屋权属争议无直接关联,法院不予采信。
三、裁判结果
法院判决: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某镇某村某号(对应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编号:顺 - 某镇某集建(证)字第某号)宅院内二层楼房上下各四间,南房四间归原告林伟所有。
四、案件启示
(一)分家协议的规范订立
书面形式的必要性:农村分家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房屋分配、赡养义务、财产补偿等核心内容,由家庭成员及无利害关系见证人签字并注明日期,避免口头约定引发后续争议。本案 30 年前的书面协议成为权属认定的关键证据。
内容的明确具体:协议中需清晰记载房屋位置、间数、补贴金额等细节,涉及宅基地分配的应与户内成员资格相匹配,必要时可到村委会备案,增强协议的证明力。
(二)农村房屋翻建的注意事项
保留出资证据:翻建房屋时应留存建材采购票据、施工费用支付凭证、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明实际出资情况,作为主张所有权的重要依据。本案林伟因能证明独自出资翻建而获法院支持。
履行告知义务:翻建前应与家庭成员充分沟通,必要时签订书面确认文件,明确翻建后房屋所有权归属,避免因沟通不畅引发纠纷。
(三)宅基地与房屋权利的区分
登记与实际权利的差异: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在家庭成员名下,仅代表其为家庭代表,不意味着登记人单独享有房屋所有权。分家协议、实际占有使用、出资建造等事实均可作为房屋权属的认定依据。
房地一体的原则适用:农村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不可分割,房屋所有权人应具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非本集体成员通过分家取得房屋的,需符合宅基地流转政策规定。
本案判决体现了司法对农村传统分家习俗的尊重,明确了分家协议在房屋权属认定中的核心作用,为农村家庭处理财产分配纠纷提供了参考,也警示家庭成员应遵守分家约定,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此案例发生地为北京,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