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426037149

关于我们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成功案例> 正文

企业买房遇抵押难题,哪些证据能助力维权?北京房产律师指导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25-07-05

房产律师-北京房产律师-房地产纠纷专业律师, 靳律师团队专门代理借名买房、房产买卖、遗产继承、离婚分割房产、拆迁析产、共有房产确权分割、居住权案件,为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企业全款购置商品房,却因房屋抵押无法办理产权登记,抵押权人与购房者的权益该如何平衡?这起房屋产权登记纠纷,揭示了商业房产交易中的法律风险与解决之道。

一、案情梳理

(一)原告的诉求与缘由

甲传媒公司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判令乙租赁公司协助办理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号(以下简称一号房屋)的抵押权注销登记手续;

在抵押权注销完成后 10 日内,由丙置业公司协助办理一号房屋的产权登记手续;

本案诉讼费用由丙置业公司承担。

甲传媒公司称,2020 年 12 月 28 日,其与丙置业公司签订《北京市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以 2729804 元购买一号房屋 。合同约定,以 2021 年 1 月 31 日次日为办理产权登记期限起算日,丙置业公司应在 730 日内办妥产权登记 。甲传媒公司早已支付全部房款,且于 2020 年接收房屋并实际占有使用至今,但丙置业公司一直未办理产权登记。乙租赁公司虽出具了《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屋销售的声明》,但未配合办理抵押权注销。甲传媒公司认为,其已全款购房并入住,乙租赁公司应履行注销抵押登记义务,丙置业公司也应协助办理产权登记。

(二)被告与第三人的态度

丙置业公司:未作答辩。

乙租赁公司:

同类案件已认定购房主体应为自然人,甲传媒公司非实际购房人,不具诉讼权利,应驳回起诉;

质疑甲传媒公司购房行为真实性,认为可能存在借购房对抗抵押权的情况;

即便存在真实购房,购房协议也不能对抗其合法抵押权;

其抵押权并非基于房屋开发贷款设立,对未收到售房款偿债无过错,抵押权不应消灭;

甲传媒公司作为法人,购买办公用房,不符合房屋消费者物权期待权保护条件,其仍应就房屋优先受偿 。

(三)法院查明的关键事实

房屋买卖情况:2020 年 12 月 28 日,甲传媒公司与丙置业公司签订合同购买一号房屋,办理网签备案,甲传媒公司支付房款并取得发票,办理入住手续 。

房屋抵押背景:

2020 年 5 月 22 日,天津丁公司与乙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售后回租)》,融资额 2.5 亿元,并办理公证 。

2020 年 6 月 10 日,乙租赁公司与天津丁公司丙置业公司签订《抵押合同》,丙置业公司以包括一号房屋在内的房产为债务提供抵押担保,评估价值 5.0386 亿元,抵押金额 5 亿元,办理公证 。

2020 年 6 月 26 日,乙租赁公司就相关房产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 。

其他相关事实:

乙租赁公司出具《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屋销售的声明》,同意包括一号房屋在内的抵押房屋销售,但保留抵押权 。

2021 年 12 月 24 日,乙租赁公司申请执行证书;2022 年 7 月 13 日,公证处出具执行证书,确定乙租赁公司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标的包括租金、逾期利息等 。

二、案件分析

(一)争议焦点

甲传媒公司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购房行为是否真实有效?

乙租赁公司的抵押权能否对抗甲传媒公司的产权登记请求?

丙置业公司与乙租赁公司是否应履行协助义务?

(二)法律分析

合同效力与主体资格:甲传媒公司与丙置业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系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合法有效。乙租赁公司以购房主体应为自然人为由否定甲传媒公司诉讼资格,缺乏法律依据。甲传媒公司已履行付款义务,有权主张产权登记 。

抵押权效力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抵押权效力仅及于转让价金。乙租赁公司同意抵押房屋销售,其对已售房产不再享有物上追及力,仅能就售房款优先受偿,丧失了对一号房屋优先受偿的基础 。

协助义务判定:甲传媒公司已支付房款,丙置业公司应依约在解除抵押后协助办理过户;乙租赁公司作为抵押权人,因丧失优先受偿权,负有协助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的义务 。

三、裁判结果

法院判决:

乙租赁公司于判决生效后 10 日内,协助甲传媒公司办理一号房屋的抵押权注销登记手续;

丙置业公司于第一项义务履行完毕后 10 日内,协助甲传媒公司办理一号房屋的产权登记手续。

该判决明确了各方权利义务,保障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四、案件启示

(一)购房者风险警示

核查房屋抵押情况:购房前务必通过不动产登记部门查询房屋抵押信息,避免购买存在抵押纠纷的房产 。

明确合同条款: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产权登记办理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保障自身权益 。

企业购房注意事项:企业购买房产时,需关注自身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要求,避免因主体资格问题产生纠纷 。

(二)抵押权人注意事项

完善资金监管:同意抵押房屋销售时,应建立资金监管机制,确保售房款用于清偿债务 。

明确权利范围:在同意销售声明中,清晰界定抵押权的存续范围,避免权利受损 。

(三)法律建议

若遭遇房产抵押与产权登记纠纷,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收集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在交易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降低法律风险。

对房产交易纠纷还有疑问?私信专业律师,获取一对一法律解决方案!

(此案例发生地为北京,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