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426037149

关于我们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成功案例> 正文

借名买房只有口头协议法院如何判断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21-12-28

北京房地产专业律师靳双权(13426037149)专业代理二手房买卖、借名买房、房产继承、确权、腾退房屋、公房纠纷、央产房、军产房等房产纠纷案件。从业十五余年,带领专业房产法律团队,办理了大量房地产案件,积累了丰富的诉讼经验,现将这些案件改编为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到读者。(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原告诉称

原告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确认原告与被告之间位于北京一号房屋(以下称涉案房屋)及该小区车位(以下称涉案车位)存在借名买卖关系;2、被告将位于涉案房屋及涉案车位转移登记到李某名下。

事实和理由:2015年12月,原告委托好友李某、齐某夫妇及李某表妹张某具体办理为原告女儿李某在北京购买房屋事项。2017年6月,原告购得涉案房屋。2017年8月,原告女儿李某入住涉案房屋,并以业主身份交付相关费用至今。2018年8月29日,原告又购买涉案房屋所在小区地下车位一个,并由原告女儿李某使用至今。

由于原告女儿李某在购房时尚未取得购房资格,经李某、齐某夫妇及其表妹张某与原告协商确认,该住房在李某取得购房资格前,由李某、张某的表弟孙某华(本案被告)作为名义持有人暂时代为进行产权登记,待原告女儿李某取得购房资格后,再转移登记到李某名下。2019年10月,李某、原告通过电话与被告确认能否将涉案房屋转移登记到李某名下一事,被告表示不愿为李某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因协商不成,原告无奈诉至贵院,请求贵院依法判如所请。

 

被告辩称

原告和被告之间不存在借名买房合同关系,涉案房屋不是原告借被告之名购买,之前被告不认识原告,2019年才知道这个事情,被告不是适格被告。原告向张某转账购买涉案房屋,是原告和张某之间的关系。此事和被告无关。原告对其所主张的事实应当承担证明责任。

 

法院查明

2018年1月9日,被告和周某签订《存量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了涉案房屋。2018年9月4日,被告和刘某签订《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了涉案车库。相应价款由被告和张某支付。

原告主张其自2011年其开始委托李某、齐某投资买房,并提交原告和齐某、李某之间的转账记录,以证明原告自2011年期间陆续向齐某等人转账1817.37万元,除去投资汇款,共投资1571.56万元。上述款项由齐某、李某交给张某用于借用被告名义给原告购买涉案房屋及车位。被告对此不认可,其认为其和张某共同投资买房,和张某对于涉案和车位系共同共有关系。原告提交房屋买卖合同签约资料等,以证明李某委托张某买房,后因李某没有购房资格,将购房人变更为被告。被告称其对李某委托张某买房及变更购房人一事均不知情,其购房均系委托张某办理。

另查,目前涉案房屋及车位产权证书由被告持有,涉案房屋及车位由原告居住使用。

 

裁判结果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房产律师点评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本案争议焦点为原告与被告之间是否存在借名买房关系。借名买房约定的形式既可以为书面约定,也可以为口头约定,认定存在口头约定应当结合房屋的出资、房屋的占有使用、产权证书的持有等情况综合进行判断。

本案中,涉案房屋及车位虽然由原告占有使用,但原告自2011年起陆续向齐某、李某转账进行投资,2018年才由被告购买了涉案房屋,产权证书亦由被告持有。故原告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投资用途系用于购买涉案房屋,亦不足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名登记的约定,故其要求确认双方存在借名买房合同关系及要求被告办理房屋及车位所有权转移登记的主张法院难以支持。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