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房合同应包括什么内容
1、标的: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标的就是房屋。
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地点(方位、朝向、门牌号等)、类型(公房或私房)、结构(木制、砖制等建筑使用的材料)、质量(新旧程度、使用状况等)及附属设施等内容。其中质量条款是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在签合同时一定要详细地把质量要求写进合同。如:屋内设备清单;水、电、气、管线通畅;门、窗、家具瑕疵;房屋抗震等级等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到。
2、数量:合同中应写明房屋的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楼层数、房间数等。
根据我国现行的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房屋面积以产权登记机关实际测定的面积为准,只有这一面积数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合同中要就面积差异的处理办法有所约定。面积差异不超过合理比例1%--2%时,房价保持不变;若超出此比例,双方就要议定处理办法,如退回或增加部分购房款,或解除合同退回全部购房款等。
3、价款:是合同中最重要的条款,应当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以房屋的不同类型,确定不同的定价原则,明确房屋售价是多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售价是多少。
双方还要明确按国家规定缴交各自应当缴交的税费和杂费;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则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这一约定。售后物业管理费是在签合同时容易忽略的内容。目前我国对于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尚不健全,房产买卖双方的确不好界定,由于购房人入住后要向物业管理公司定期交纳的。对于这方面的基本常识,购房者要多加了解,并且要具体落实到价格条款之中,做到越明晰越好,不能有任何疏漏。
4、期限:写明合同签订的期限、支付价款的期限、交付房屋的期限等。
5、交付方式:包括出卖方交付房屋及买受方支付价款的方式。
交付房屋,应明确要对房屋进行验收,按规定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交纳税金及费用,领取新的房屋产权证明等。支付价款的方式,应明确以现金还是支票支付,付款是一次付清或分期交付以及缴纳定金的时间、数额、分期付款的步骤、时间和数额等。
6、违约责任: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时,需承担的责任。
有支付违约金及赔偿损失。
二、购房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1、购房合同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卖方土地使用依据及商品房状况,包括位置、面积、现房、期房等;
(2)房价,包括税费、面积差异的处理、价格与费用调整的特殊约定等;
(3)付款约定,包括优惠条件、付款时间、付款额、违约责任等;
(4)交付约定,包括期限、逾期违约责任、设计变更的约定、房屋交接与违约方责任等;
(5)质量标准,包括装饰、设备的标准、承诺及违约责任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运转的承诺、质量争议的处理等;
(6)产权登记和物业管理的约定;
(7)保修责任;
(8)买方使用权限;
(9)双方认定的争议仲裁机构;
(10)约赔偿责任;
(11)其他相关事项及附件,包括房屋平面图、装饰、设备标准等。
2、违约责任的约定一定要对等,否则最终吃亏的是消费者。一般承担违约责任的违约事项包括:
(1)签订认购书后,购房者不买房或要求换房,开发商不卖房或要求换房;
(2)购房者不按期付款;
(3)开发商不按期交房;
(4)面积变动超过约定幅度;
(5)房屋装修标准、质量不合要求,保修不到位;
(6)产权过户手续不全或不能按期办理。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我们对“购房合同应包括什么内容”以及“购房合同的内容有哪些”有了进一步认识。签订购房合同前,买受人应当仔细阅读购房合同内容,对合同条款及专业用词理解不一致的,可向当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咨询,如无异议视为双方同意内容,并且要求出卖人出示应当由出卖人提供的有关证书、证明文件。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各种问题,订立购房合同时最好请专业的房产律师参与,可以为你提供最专业的法律意见,指出风险,维护自身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