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426037149

关于我们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成功案例> 正文

回迁房交易违反政策,算不可抗力吗?房地产律师答疑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25-05-01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一、案件梳理

(一)当事人信息

原告:周林,自然人。被告:吴刚、陈芳。

(二)案件事实

2009 年,北京市平谷区某村启动土地征收与旧村改造项目,村民周林因宅基地被纳入征收范围,获得两套定向回迁安置房(含一号房屋)的购房资格。2012 年 8 月 14 日,周林与城镇居民吴刚、陈芳签订《协议》,以 485,000 元价格将一号房屋转让给二人,吴刚、陈芳付清全款后,周林交付房屋钥匙。2017 年 11 月 2 日,吴刚、陈芳将房屋转售给案外人赵某。

因一号房屋尚未办理房产证,周林以房屋所在项目无规划审批、土地性质为集体土地,且吴刚、陈芳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由,主张《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无效,并要求返还房屋。吴刚、陈芳则辩称房屋所在项目已获政府批复,土地性质为国有,且房屋属于 “三定三限” 商品房,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三)双方主张

原告主张:

一号房屋所在项目无规划审批,土地为集体性质,吴刚、陈芳不具备购房资格,《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无效;

依据拆迁方案 “回迁安置房购买权不能私自转让”,房屋禁止买卖属不可抗力,吴刚、陈芳应返还房屋。

被告辩称:

房屋所在项目已获政府批复,土地已征收为国有,房屋属于 “三定三限” 商品房,协议未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房屋已转售他人,无法返还;周林因房价上涨反悔,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二、争议焦点

周林与吴刚、陈芳签订的《协议》是否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拆迁方案中 “回迁安置房购买权不能私自转让” 的规定是否构成合同无效事由或不可抗力?

吴刚、陈芳是否应向周林返还一号房屋?

三、案件分析

(一)合同效力认定

土地与规划合规性:根据北京市政府批复及规划许可证,涉案房屋所在土地已征收为建设用地,项目具备合法规划,周林主张房屋无审批、土地为集体性质与事实不符。

购房资格限制:涉案房屋为 “三定三限” 定向安置房,性质为商品房,购房人无需具备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吴刚、陈芳具备购房资格。

法律强制性规定适用:《民法典》(合同签订时适用《合同法》)规定,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本案中,房屋交易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规定,仅受阶段性政策影响产权登记,不影响合同效力。

(二)拆迁方案条款解读

“回迁安置房购买权不能私自转让” 应理解为禁止转让购房资格,而非房屋所有权。周林始终保留购房资格,其与吴刚、陈芳的交易未违反该规定。此外,拆迁方案在合同签订前已存在,不属于不可抗力情形。

(三)房屋返还可行性

因房屋已转售案外人,且合同有效,周林要求返还房屋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吴刚、陈芳基于有效合同取得房屋权益,后续转售行为亦合法。

四、裁判结果

判决驳回原告周林的全部诉讼请求。

五、案件启示

合同效力审查要点:判断房屋买卖合同效力时,需重点审查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避免将行政管理规定等同于效力性强制规定。

政策与法律的区分:地方拆迁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中的禁止性条款,若未上升为法律、行政法规,一般不影响合同效力。

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不得因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随意反悔,违背诚信原则主张合同无效可能面临败诉风险。

交易风险提示:购买回迁安置房等特殊性质房屋时,应充分了解产权登记政策及交易限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纠纷。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