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房合同如何办理公证
目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房地产交易纠纷也逐渐成为投诉热点,消费者需要寻求法律保护,因而购房合同公证成为一个有效手段。
在办理购房合同公证时,申请公证双方需要向公证机关提交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出售方:企业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或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及买卖房屋合同文本。购买方: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法人资格证书。
房屋买卖双方在办理合同公证时,公证机关一般要向双方当事人了解以下情况:
1、买卖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
2、房屋产权状况;
3、双方当事人对买卖合同内容是否认同,是否协商一致以及法律后果是否明确。
在提交了所需材料之后,公证机关除去要对所提交材料是否齐备、属实进行审核之外,主要对合同的下述内容进行审核:当事人双方的基本情况;合同中买卖房屋的坐落位置、数量、房屋结构、质量及附属设施情况和使用面积;房屋买卖价款数额、付款日期、付款方式;被买卖房屋交付使用时间;办理房屋产权过户及有关手续的约定;双方违约责任;双方当事人认为应当约定的其它内容;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及签约时间等。
公证机关工作人员对审查内容审核之后,将符合公证条件的公证事项填写审批表,正式办理合同公证手续。
二、购房合同办理公证要注意什么
在办理购房合同公证时,购房一方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房屋买卖合同应经过房地产交易所核定;
2、其次商品房开发销售手续不健全的房屋,一般不予公证;
3、办理合同公证应尽量委托自己的律师代为办理,这样无论从专业的角度,还是从操作便利的角度看,对购房人都会更加有利。
以上内容就是对有关“购房合同如何办理公证”以及“购房合同办理公证要注意什么”等问题的详细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给您带来帮助。由于购房合同办理公证能使购房合同具有不一样的证据效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后,可以对购房合同进行公证。但由于合同内容经公证后不能随意更改,因此,购房者在办理购房合同公证前要谨慎审查合同内容,确定合同内容无误,也没有不利于自己的条款才行。如果您对合同的内容存在疑问,最好是先咨询一下房产律师的意见,在律师的指导下办理好购房合同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