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房合同的陷阱有哪些
1、期房合同本身就无效
期房买卖它是指开发商在房屋尚未建成时,就把楼宇分成各个单位来预售给客户,先预收首期付款,建筑期中再收一部分,待楼宇峻工并可以交付过户时再由购房人交足剩余部分的款项。期房买卖中房子还没有建设,有的甚至手续都不是很全,开发商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明,但与购房者签定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这时候你签定的购房合同就是无效合同。
2、预售合同无效
预售合同无效引起的纠纷表现:这类纠纷通常表现为开发商与购房人签约后,却不能按当初所预料的那样如期取得预售证,导致预售契约无法在房地产备案,导致合同无效,购房人不能买到签约中的房产。而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开发商只是退还购房人交纳的首付款而不支付利息。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开发商预售商品房必须取得“五证”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否则不得销售。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一般表明其已具备商品房预售的法定条件,这样的商品房可以购买。凡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表明该商品房尚不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购房者应谨慎购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也就是说,其实你和开发商签定的合同因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而是无效的合同。这种情况下的风险有以下几种:一是开发商卷钱走人。二是你可以得到的房子与你预定的完全不同。三是开发商一房多卖。四是你的房子被开发商用做抵押。
二、如何才能预防购房合同中的陷阱
1、买房要先查看“五证”和“二书”
五证:房地产商在预售商品房时应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简称“五证”。其中前两个证由市规划委员会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由市建委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核发。
一般购房者记不住“五证”的名称和发证机关,其实也不必记住这么多。您购房时只需看一下《国有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这“两证”就行了。因为如果开发商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拿不到《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未取得上述两个《规划许可 证》和《施工许可证》是拿不到《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取得了《预售许可证》就可以证明该项目在 规划、工程、土地使用等方面通过了政府的批准,就具备了将开发的商品房进入市场交易的资格。在此提醒一下购房者,签合同前看清楚您所预购的房屋是不是在预售范围内,提防开发商“偷梁换柱”。
二书:是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2、分清定金与订金问题
定金是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其目的是在于对合同的成立、履行其担保作用,并有特定定金的规则,它有特定的法律内涵,叫做给付定金的一分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不履行债务的应该双倍返还定金。而订金不是对合同起担保作用,它只是起担保作用,叫做给付订金的一分不履行债务的可以要求返还订金。
所以,在认购书中写的定金一定要分清是哪个“定”(订),因为有不同的法律概念。通常房地产开发商在认购书中有这样的条款,买房应该在签订认购书多少之日起买房,否则的话不给退还。
3、注意补充协议问题
在买卖的时候一个是签订认购书,第二个签订购房合同,购房合同有一个补充协议,这个补充协议往往是房屋购买合同里没有约定的事项通常在补充条款里进行约定。需要提醒购房者注意的是,补充条款在某种程度上,它约定的事项比房屋购销合同里约定的还重要,因为补充条款是根据不同的项目的不同具体情况来约定的。所以,在补充条款签订的时候应该把握几个问题:
(1)应该明确的把售楼书和其他广告的内容写进补充协议里去,这是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2)明确房屋所有权证办理的时间。因为购销合同里通常没有说多长时间把产权证办下来,这通常在补充条款里约定。
(3)要明确按揭办不下来的话,双方的责任。现在买房通常需要按揭,确实有的情况下按揭没有办下来,没有办下来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购房者的原因,也可能有房地产开发商的原因,甚至也有一些是银行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是综合的。要明确,如果按揭办不下来,双方各自的责任是什么。
(4)明确关于公摊建筑面积。现在面积争议最多的就是公用面积的分摊问题,而且有些开发商经常在公摊上做文章,所以要和开发商约定清楚,不仅要有一个笼统的公摊面积的数字,而且要约定公摊的是哪一部分,要确定公摊的位置。现在有很多赠与这个,赠与那个,实际上有的时候是公用的面积。
(5)应该明确装修标准。如果房地产开发项目是精装修,那么就必须对装修的标准明确。比如说装修的标准不要笼统的想使用进口材料、高级材料等这种不明确、含糊的表述,一定要明确使用什么品牌,甚至包括颜色等。
(6)明确退房的责任。购房者接到入住通知之后,经常拿出一些资金装修房屋,比如说买家电什么的,但是一旦退房是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必须写明开发商是什么样的责任,写名在确定的日期内把开发商退还,甚至包括银行的利息、罚金等。
(7)仔仔细细收楼。
以上为您详细介绍了“购房合同的陷阱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购房合同的陷阱”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购房合同因为所涉及的条条框框比较多,而且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又比较专业,所以在实践中,开发商往往利用信息与法律知识的不对等去侵害购房者的权益。如果您对此有不放心之处,尽可能在买房前咨询一下专业的房产律师或者由律师陪同您前去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