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房屋买卖合同作为买卖合同的一种,受《合同法》关于买卖合同一般规定的调整,其概念可定义为:房屋买卖合同是指出卖人移转房屋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房屋买卖合同应包含的内容:
1、一般地,房屋买卖合同由以下内容构成:(1)当事人。房屋买卖合同的当事人为房屋出卖人和房屋买受人。房屋出卖人是指有资格出卖房屋的人,一般是。关于房屋买受人的资格,以前有较多的限制。如不具有某城市户口,就不能在该城市买房;一些城市有外销商品房与内销商品房的区别。随着改革的深人,这些限制渐渐取消。但仍有一些限制:经济适用房的买受人必须为城镇中低收人家庭。这是由国家建造经济适用房的目标决定的。根据《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购买或变相购买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须购买,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房屋的基本情况。包括房屋所在的建筑物的坐落、房屋的楼层、朝向、房屋质量(包括质量文件的提供)、户型空间、面积、建筑设备、电力和通讯情况、供暖与燃气情况、装修情况、室内环境情况(日照、自然通风、室内保温、房屋隔热、噪声隔音、电磁辐射)。(3)价格条款。包括总房价、付款的方式、进度等。(4)房屋交付。交付的时间、条件(前提)、迟延交付的责任。(5)所有权证的取得。包括取得时间、违约责任、办证费用的负担。(6)合同的变更、终止与解除情况的约定。(7)违约责任。(8)争议的解决。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在纠纷发生时选择纠纷解决的方法,即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提交仲裁机构解决。
3、出卖人及买受人的附随义务。依《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负有附随义务,主要指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4、危险负担。买卖合同中的危险负担,是指在买卖过程中发生的标的物意外损毁,、灭失的风险由当事人哪一方负担的问题。《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原则上以标的物的实际交付时间作为风险移转时间,由标的物的占有人承担风险,而不论标的物的所有权是否已经转移。但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如果法律有特别规定,则依法律规定。
二、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应注意的问题
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认真、完整地阅读合同:提出质疑,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认真调查清楚。那么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
1、审查开发企业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表示开发企业是否具有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
2、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认真填写。
3、注意合同条款中双方所填写的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发现条件不对等的可提出意见。
4、分清房屋暂测和实测面积。暂测面积和实测面积如有差异应提出意见,并写入正式合同的有关条款或增写条款。
5、房屋买卖的付款方式是否规范。在合同中对付款的数额、期限、方式及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
6、认准交房日期是否确定,将交房日期明白无误地规定为“某年某月某日”,并注明开发企业不能按时交房所需承担的责任。
7、为了防止开发企业将已抵押的房屋再出售,在签合同时,可到各区的交易所查询房产是否被抵押。
以上是关于“房屋买卖合同的内容有哪些,签订合同前应注意的问题?”等问题的分析与回答,如果您还有疑问,不妨问问专业的律所,或者咨询我们专业的律师。